桃花

一转身之间,我就看见了你。
一个乐观,美丽,温柔的你。
我相信不论是在深沉的黑夜还是闪亮的星空,都无法掩盖你璀璨的本质。
该死的你,居然还看着我,如此地看着我,你那乐观的笑容彻底融化了我。
我发现我是如此的窒息,我发现我是如此的不由自主。
漂亮的人现在已经不多见,何况是兼具乐观与漂亮于一身。
我想我是不是应该说点什么,应该做点什么。我想是的。
但是没有经验告诉我该怎么说,怎么做。
不对,似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。
我低头一看我的经纬度还是一如刚才,那肯定是你向我走来。
幸福怎么来的这么突然,这么突然。
你是在向我这边走来吗?
不仅如此,
你在我身边停了下来,似乎你有话要说。
你那微启的丹唇,打动了我的心灵。
说吧,说吧。让幸福来的更猛烈些吧!
你的声音就要一个一个蹦出你的声带,我的心也几乎是跳到了喉咙。
“先生,买票,到哪里?”“哦,乌托邦。”

兴趣

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因为兴趣而学习,因为兴趣而工作,因为兴趣而生活。
很多人并不因兴趣活着,因为除了兴趣还有一个名词叫责任。
成功者中的大多数并不是因为兴趣才导致成功,因兴趣获得的成功是少数,坚持才是成功的不二道路。
只是凭着兴趣做事,很容易让人成为墙头草,今天吹向东,明天吹向西。
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其实是完美主义这种疾病的典型表现。
虽然看上去很美,但是完美的东西是不适用于普罗大众的,用完美的标准来要求每个人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如同没有任何要求,标准空成为一尺保全虚伪者道义的遮羞布。

双重标准

翻开历史一查,这历史没有时代,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“仁义道德”几个字。我横竖睡不着,仔细看了半夜,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,满本都写着两个字“吃人”!–鲁迅

被虐待的儿媳做了婆婆,仍旧虐待儿媳;厌恶学生的官吏,每是先前痛骂官吏的学生;现在压迫子女的,又是十年前的家庭革命者。–鲁迅

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些毛主席的言论真的让人感慨万千啊。

先声夺人

一、规范问题。
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规范,每个学科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规范。
二、成为No.1
世界上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,那么第二呢?谁都不知道。因为这个世界只会记住No.1。所以,我们要让自己成为No.1。
三、最后成功的是哪些人?
桌子上放个玻璃瓶,玻璃瓶里放个跳蚤,然后使劲拍桌子,那个跳蚤都会向上跳,但是一跳就碰壁,然后再拍,它继续跳。每次总是一如既往的失败。后来,跳蚤不跳了变成了水藻。其实,这个和我们非常非常像,开始的时候,我们雄心勃勃,我们热忱漫天,但是同学的怂恿,父母的不解,教官的严厉,老师的苛求,等等等等,让我们变成了一个没有动力的水藻。因为我们失去了自我,让我们在对我们的考验面前失败的体无完肤,与其说是考验打败了我们,不如说是我们自己打败了我们自己。是我们自己对自己失去了那份坚持的心。
我们可以发现最后成功的就是那些学会坚持的人。有很多人曾经比我们好,但是他们失去了坚持,所以掉到了我们的后面。

涨声响起

谨以下文纪念明天开始的新一轮涨价风暴。真可谓降龙十八涨啊。
默默活在这世界
听到涨声响起来
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
多少商人不在
多少价格已更改
我还拥有多少财
好像初次的买卖
想到那一块价牌
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
经过多少懊恼
经过多少等待
告诉自己要忍耐
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你的赖将与我同在
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歌声教会你我的慨

宅男

宅男,“御宅男”的简称,日语外来词,是一个近年出现的次文化族群。
你是宅男吗?
如果老爸再在宁波玩不回家而害得我不得不留在学校的话,估计我马上就要成为一个资深宅男了。
压抑的,透不过气的宅男生活。

方文山周杰伦和传统的约会

08年山东高考《青花瓷》,不过我们无疑是保守的,所以,虽然这次有所突破,但只有1分,而且实际上也并不是考歌本身,只不过是拿歌作了个引子。

武汉某校高一月考,默写《青花瓷》的歌词。不过我认为这样的行为就显得比较无趣。这纯粹就是把学习变成体力劳动。
看看台湾,这样的变革才叫人拍案叫绝。
台北徐汇中学高三国文段考考题:
周杰伦的歌曲《七里香》中,营造“夏天”意象来表达对女子的爱情,象征意义为何?
方文山为什么要用“秋刀鱼的滋味,猫跟你都想了解”这样的句子,是用什么技巧来表达对女子的热情?

“繁华如三千东流水”这几句歌词,其实用了许多文学典故,可以表达出什么样的爱情观?
“发如雪你凄美了离别”,其中“凄美”是什么词性?
国小一年级,《听妈妈的话》成了教材。
除了武汉高一月考这个默写的形式之外,其他的几个形式我个人认为,其实都确实是独具匠心,单纯考歌词本身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,而且反而容易导致学生思想简单,把学习当成是体力劳动,因为你命题者也没有多大思考嘛,你还以为你很有新意,默写现代歌词,和时代接轨,讨学生欢心,其实殊不知连你自己都不知道学语文是为了什么。其他的,以歌曲为引子,以此为材料,考察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,这才是真正的考试,也反映了命题者有真正的思考,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教学和学习需要研究,而我们现在真正缺失的也就是研究与思考。
劳动密集型应该要向集约型转变了,不然教育就要被时代所抛弃了。

生活的故事

本来应该已经在家了,谁知道老爸一个电话说他去外面了,于是,就继续呆在学校里无聊,不断的看电视。
看到现在,终于在天映频道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电影《我爱你》。
http://player.youku.com/player.php/sid/XMjQ0NjAyMDA=/v.swf
两个人的婚姻,从头到尾,彻彻底底的吵架。刚说完不吵了,隔了一天又吵架了。
两个人生活和一个人生活,确实差别非常大。
这部改编王朔的小说《过把瘾就死》的电影,真的很好看,推荐大家看看你,特别是我等8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们。
【你了解我吗?了解!了解个P,我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,你怎么了解我。
你是不是特羡慕他啊,说离就离了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