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个成功的梦想都需要自我激励

亲爱的儿子:

记得你上次和我谈起你的梦想时,我正忙于工作未能抽出时间和你交谈。我很过意不去,现在就和你谈谈吧!

我们先看看这样一个故事:美国奥兰多朗托斯业务推广公司的总裁潘·朗托斯(PamLontos)曾在她的演说中,仔细描绘了她一路圆梦的经过。

多年前,朗托斯是个肥胖、沮丧的家庭主妇,每天总睡上18个小时。一天,她突然觉得自己已厌倦这样的生活,决心做些改变。

她开始聆听一些有关积极思想的录音带。录音带里说,得一天3次对自己重复肯定宣言。她于是一天说上50次。录音带里说,必须在心里时常想着一个固定的成功形象,她便也全天候照做。她把一个形象健美的明星照片贴在墙上,只是头部切换上自己的照片。她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描绘自己外向、整洁、自信的样子。一段时间之后,她发现图像开始和自己符合了。她不仅减轻了20公斤的赘肉,而且自信许多,也开始运动了。

接着,她找到了一份销售员的工作。同样地,她也幻想自己成为顶尖销售员。没多久,她也办到了!尔后,她决定转到广播电台做销售,于是她开始幻想自己在某特定的电台做事。但事实上,电台的经理却一再表示电台里没有缺额,也不愿见她。但意志力越来越坚定的朗托斯已不再愿意接受任何的“N0”。她索性在电台经理办公室正对面搭篷露营,直到这位经理肯见她为止。当然,她也得到了那份原先不存在的工作。

运用积极思想、正面宣言,以及辛勤非凡的努力,朗托斯连续升任到电台的业务经理。一向不怎么出色的电台广告业绩,在她的积极与努力之下,短时间竟传奇般地整整提升了7倍之多。

不到两年的时间,朗托斯成为迪士尼旗下夏洛克广播公司的副总裁。尔后,她创立了自己的公司。朗托斯的经历,教导人们如何在心中描绘成功的景象,确认并实现它。一般人总是以自我概念来设定目标。自我形象良好的人,往往目标也较为远大。相反地,自我形象差的人,通常一开始便不愿相信自己能够拥有梦想。也正因为如此,如果我们能够借着不断地在脑海描绘、塑造一个崭新、良好的自我形象,便能一步步地使命运逐渐转向。

所有的成功者,在他们真正完成梦想之前,都已经先运用想象力预见自己的成功图像。不管他们在开始时多么贫穷,不管他们受正式教育的历程多么短暂,也不管他们结识的人多么稀少,他们都能想像自己能成功。他们自信能够成功,生命就以事实回应他们的梦想,以符合他们的自我形象与对成功所持有的信念。

一个人如果想成功,就必须先有梦想,并时常以肯定、正面的自我宣言,不断地自我教育、自我塑造、自我激励。成功,永远属于那些相信梦想、敢于梦想的人。

儿子,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梦想,这很好!说明你已经有了目标,祈求成功,这是值得庆贺的。剩下的就是行动,用相信自己的梦想、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真实行动,来达成梦想。

祝你梦想成真!
美国经营大师杰克·韦尔奇致儿子的信

最大的财富是自己

有位青年时常对自己的贫穷发牢骚。“你具有如此丰富的财富,为什么还要发牢骚?”一位老人问。“它到底在哪里?”青年人急切地问。“你的一双眼睛。只要能给我一只眼睛,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。”“不,我不能失去眼睛!”青年回答。“好,那么,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!为此,我用一袋黄金作补偿。”“不,双手也不能失去!”“既然有一双眼睛,你就可以学习。既然有一双手,你就可以劳动。现在,你自己看到了吧,你有多么丰厚的财富啊!”老人微笑着说。

 痛苦是成就殿堂的一枚金币

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:“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。它是沉重的,圆圆的,我遭难了。”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:“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,我身体里边毫无痛苦,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。”

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,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,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全的蚌说:“是的,你是健全的,然而,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,乃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。”

痛苦是成就殿堂的一枚金币。求索是痛苦的历程,追求是艰难的跋涉,生命就是不断地历练与成长。承受痛苦,勇于跋涉,生命才更有价值。

 

躺着想人生,就等于失败了一半

不要躺着想事情!听我这么说,你可能吓一跳,说你就爱躺着想事情,躺下来,让身体放松,安安静静思考,有什么不对?

那么我问你,你是不是可能想着想着就睡着了?

如果是,请问,你能想到睡着,是够清醒的吗?如果你说不是,说你一想事就睡不着,我又要问,因为想事情,造成你失眠,值得吗?睡觉就是睡觉,你何不安心睡好觉,等睡醒精神好的时候再想?(何况你失眠到最后,八成还是睡着了。)

假使你再问,睡醒的时候,是不是能先不起来,躺在床上想事情。我也要说,不行!你怎知你已经完全清醒了?如果你还带点迷糊,想事情想得准确吗?

说到准确,你可以做个试验,比较一下刚睡醒的时候打开电脑,和你白天工作时打开电脑,感觉上哪个上网的速度快?说不定你自己早发现,白天工作的时候,觉得电脑奇慢,可是早上坐在床上开电脑,却好像快得多。

为什么?因为你早上的反应慢,你慢,电脑没慢,感觉上电脑就快了。

你在迟钝的精神状况下想,如果想的又是要做决定的大事,安全吗?如果你的对手像电脑,他在完全清醒的状况下跟你决斗,他明明没进步,你却觉得他一下子变快,你能不输吗?

还有,你八成赖过床,甚至因为起不来,而想逃课逃班对不对?你在学生时代,早上刚醒的时候,是不是可能好痛苦?痛苦的不只是想睡,而是想到当天要面对考试、或者考试的结果。

但是当你硬撑起来,或者被老爸老妈拖起来之后,是不是才走出门,就觉得当天要面对的没什么大不了了?

为什么前后才几分钟,能有这么大的差异?

因为脑袋会受到身体机能的影响。你身体强弱都会影响到你的思想。所以人一病,动力就弱了;病得重,就万念俱灰了;有忧郁症的人,睡觉的时候就更沮丧了。

总归一句话,你既然要做的事,需要站着或坐着完成,就别躺着想。躺下的脑袋,没有资格为站着的事情做主。老是赖床梦想的人,很难在真实世界有大的成就。

 

读懂自己

人生百态,总像云彩般变幻无穷,这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。我们要享受这色彩带给我们的斑斓,去分享那一份份惊喜,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读懂自己、丰富自己、超越自己。

只有读懂自己,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正确地认识自己、悟透自己,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,将自己馈赠给泥土,然后再从心爱的草根中生长出来,沐浴阳光、雨露,让自己迎着暴风骤雨茁壮成长。

读懂自己是一种智慧。读懂自己,才能去感知世界的美好;读懂自己,才能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天地之间。读懂自己,就会深深地懂得: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,不遇到岛屿、暗礁,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。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,才会真正磨砺出生命的精彩,明白怎样去珍爱自己的生命。在“读”的过程中,难免会有坎坷,会有失败和煎熬,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智慧,有心、用心去读,用一颗真挚的心去感化,这样再大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。

读懂自己是一种淡然。读懂自己,内心就会生出一种平和、一种欢畅和一种坦然的情绪,忘记世间的纷繁,看淡爱恨情愁,了却孤寂哀怨,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,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。如果心中贪欲强烈,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间,怎能忘却世俗的喧嚣和对名利的眷恋?在这恩怨纠结的红尘中,又怎能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?读懂自己,淡然中超脱生活,必定要经历苦难与磨炼,才能达到这种无欲无贪的境界。也许是蝶蛹破茧,抑或是凤凰涅槃。只有经受过历练,才会宠辱不惊,达到淡然的境界。

读懂自己是一种精神。读懂自己,是对自己人生中非凡的考验,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与飞跃。没有这种精神,生活就会空虚,生命也会颓废。读懂自己,就是在品读中寻找这份精神的美丽,品读中享受这份精神的快乐,领悟这份精神的骄傲,感受这份精神的高洁,感知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美丽。

读懂自己是一种勇气。人生中,困难和逆境在所难免。如果只读别人,不敢读自己,就像是先天性“贫血”,一生中不可能取得成功。即使侥幸成功,也会因为供血不足,不能持久,最终还是会失败。只有读懂自己,才会树立信心,坚定信念,勇敢地面对现实。尽管面对现实的过程可能是一番艰难困苦,但会让自己从人生风浪中走向勇敢和成熟,收获勇气、收获希望、收获成功。

读懂自己是一种毅力。毅力乃成功之本,是一种韧劲,是一种积累。荀子曰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“坚持到底就是胜利”。读懂自己,就会练就一种不服输、坚忍不拔的精神。拥有这种超强的意志,就会用心去触摸碰撞人生的难题,克服困难,解除难题。读懂自己,就会客观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,扬长避短,奋发进取,用自己的名字和身躯镌刻成人生风景线上最美丽的图画。

德国作家保罗森这样说过:人生就像一本书,傻瓜们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它,聪明人用心阅读它。人活在这世上,是活出味儿来,还是活出样儿来,都得在读懂自己的基础上去完善。只有读懂自己,才能正确地确立出自己的人生目标,赢得人生的光辉灿烂。